今年7月,最新老龄化数据公布:2021年,上海户籍老年人口比重已达36.3%。也就是说,十年来,上海老龄化率已上升超10%,平均每年增加一个百分点。
不过,这十年来,同样在迅速增长的是上海的养老服务供给。今年8月,上海公布中长期目标:到2025年将建成不少于17.8万张养老床位、全市每千人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筑面积达到50平方米、街镇养老服务综合体总量力争达到500家……
一串串数据就是一份份军令状。十年来,上海积极回应迫切而多元的城市养老需求,养老床位一床难求已开始得到初步缓解,遍及街镇、居村的养老服务设施网络基本形成。十年来,从满足刚需跃向品质养老,不同场景下的老人开始有了匹配自身需求的细分养老服务。
刚需:织密养老服务供给网
民以食为天,当买汏烧成为老年生活的沉重负担,能够在家门口不费力地吃上一日三餐,成了许多老人的首位刚需。
位于南京路商圈背后的九江路218号,看上去并不显眼。去年7月,外滩街道社区长者食堂在这里正式开业,每天为周边社区老人供应菜品,最高供餐量可达每日500客左右,60周岁以上老人还可享受八五折优惠。
在土地资源紧张的上海中心城区,专门辟出空间满足老年人的用餐刚需,绝非易事。面积达230多平方米的外滩街道社区长者食堂,正是由一家停业的酒店改建而成,食堂采取公办民营方式,由街道、社区和第三方运营方共同解决老人就餐难。
在上海,类似的探索不在少数。十年来,上海不断深挖存量空间,提升社区养老助餐服务供给,今年已是连续第四年将社区老年助餐场所列入市政府实事项目。截至去年底,上海已建成283家社区长者食堂和1150个老年助餐点,两者总量较五年前翻番,进一步满足了老年人就近、便捷、廉价的助餐服务需求。
密布社区的供给网络,让从助餐点打包回家,碗里的汤还是热的成为越来越多上海老人的真实体验。今年,社区老年助餐服务场所全市总量预计将达到1600家以上,至十四五末,助餐服务日供客能力将达到25万客。
家门口的一顿饭,反映的不仅是刚需服务的迫切,更是上海原居养老的整体趋势。在9073养老服务格局下,家门口的养老服务,成为不少老人的刚需,毕竟,谁不想离家近一点呢?
依据这一理念,将养老服务嵌入社区,成为上海的必然之选。2013年4月,上海启动老年宜居社区试点,并于次年首创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,部分区县在街镇层面探索建设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,采用政府购买专业化运营服务的模式,将助餐、日托、护理照料等功能集纳起来,辐射到社区其他有需要的老年人群体。
经过多年的探索,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已基本成熟。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,截至去年,全市建设集日托、全托、助餐、医养结合等功能于一体的枢纽型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已达371家,实现街镇全覆盖。同时还建成了206家以短期住养照料为主的长者照护之家和831家提供白天照料的社区日间服务中心。
无论何种养老场景,满足刚需都是养老服务的一条底线。 下转 4版(上接第1版)以养老床位为例,自1998年起,上海连续25年将新增养老床位列入市政府实事项目,截至去年底,全市已建成16.45万张床位,比五年前增长23.87%,初步缓解了一床难求的局面。到2035年,养老床位规划要达到21万张,街镇养老服务综合体有望达到700家,社区老年助餐服务供应能力将达到每日30万客左右,一张养老服务供给网正越织越密。
细分:满足特殊老人特殊需求
如果说解决吃饭难等刚需是一道基本题,越来越细分的养老需求,要求上海答好更多的加分题。
今年9月,位于闵行区的浦江鲁坤养老院即将正式开业,与普通养老机构不同,这是一家专门收住患有认知障碍老年人的专业认知症照护机构,其床位设计也更加贴合认知障碍老人的身心特点。全市范围内,配备认知障碍照护功能的养老机构也越来越多。
养老床位功能的变迁,折射了养老需求的多元化。在上海,患有认知障碍老年人约为30万人,这一数字仍在不断增长。与此同时,认知障碍群体照护要求更高的专业性和复杂性,这对照护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。
如何直面特殊老人的特殊需求,已成为近年来上海养老服务的一道新考题。从2018年起,上海在全国率先建设老年认知障碍照护床位,也是从这一年起,上海连续四年将改建认知障碍照护床位列入市政府实事项目。
截至2021年底,上海已累计建成7302张认知障碍照护床位。今年,全市标准化认知障碍照护床位将达到8000张。未来三年多内,上海养老机构中老年认知障碍照护床位数总量将增加到1.5万张。
面向特殊养老需求的服务,不断从机构延伸到了社区。2019年起,上海在全国率先开展老年认知障碍友好社区建设试点,在社区内广泛开展老年认知障碍的宣传教育、风险测评、早期干预、家庭支持、资源链接,到2021年底,试点已覆盖全市121个街镇。
除了患病老人的特殊需求,更多老人的难言之隐也不断被识别发现并得到弥补。家住闵行区莘庄镇的何阿婆是一名高龄独居老人,饱受膝关节疼痛和坐骨神经痛折磨。去年,经社区老龄干部介绍,她申请将家中用了20多年的浴缸改造成淋浴间,从此再也不用忍痛跨进浴缸。
这项福利,得益于上海从2019年起试点的新型居家环境适老化改造项目,面向包括困难、无子女、失能、高龄等特殊群体在内的全体老年人家庭,提供涵盖卫生间、厨房、客厅、卧室等七大日常生活场景的60余项200多种产品,品种还在不断增加。事实上,自2012年起,上海已连续八年开展面向困难老年人居家环境适老化改造,截至2019年底已为8000户符合条件的困难老年人家庭实施居家环境适老化改造,有效改善了困难老年人家庭的居住条件和生活质量。
新型试点项目开展以来,截至去年底,全市已完成居家适老化改造6868户,目前,项目试点已在中心城区实现街镇全覆盖,将根据实际需求与条件,有序向郊区拓展。
融合:数字技术赋能晚年生活
打开随申办,看到最左侧的‘新冠疫苗预约’了吗?志愿者点开PPT图片耐心讲解:点开它,再点下方的社区居民登记。在静安区共和新路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中心,一堂面向社区老人的手机操作课正在进行。73岁的王老伯举着手机笑说:终于搞明白了!现在就去预约。
在上海,养老服务不只是单方面的给予,更是主动赋能的过程。尤其是在数字时代,对晚年质量的评价,除了基本服务指标,更在于老年人的社会参与度,一种更为积极的老龄观越来越深入人心。
去年开始,一场覆盖百万上海老年人的智能技术运用提升行动在全市悄然铺开。依托全市数千家养老服务机构、上万家公益基地,上海设立大量服务点,引导社会组织、社区工作者、志愿者等力量,为老年人提供智能手机学习培训和帮办服务。
培训涉及的场景,包括就医、出行、亮码、扫码、聊天、缴费、购物、文娱、用机、安全等。在一款名为长者数字生活随申学的微信小程序中,这些场景被分为八大类,直接对应老人实际需求。去年,上海累计向老年人提供长者智能技术运用能力提升服务达198万人次。
数字技术的兴起,也为家门口的养老服务提供了更多可能性。多年前,一款名为安康通的一键呼叫设备曾让上海老人感到十分惊奇。如今,智慧养老已发展成一个庞大产业,因场景细分出无数应用。
在普陀区一家长者照护之家,依托计算机和数据分析技术,老人24小时全天候的活动轨迹都可显示在后台的大屏幕上。通过还原轨迹、数据倒推,还可以消除老人摔跤等隐藏的风险点,进一步改善服务。
产业研发离不开政策引导。从2020年起,上海已连续两年发布共两批次智慧养老应用场景,引导社会各界和企业积极开发解决方案,进一步满足上海老人的养老需求。在物联网技术加持下,智能水表、智能门磁、烟感报警器、红外监测等越来越多的智慧养老产品逐渐走入上海老人的家庭。
层出不穷的智慧养老产品,进一步助推了上海养老服务的数字化转型。未来,上海还将打造一批智慧养老院、数字化社区养老服务场所,培育一批智慧养老应用示范基地、示范社区和示范品牌。
本文出处:http://www.kangyangtong.net/news/2880.html
本文标题:跃向品质养老,让老人乐享贴心晚年
本站声明:本站发布的内容(图片、视频和文字)以原创、转载和分享为主,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,如果涉及侵权请联我们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