面对农村老年人“养老难、照护难、精神慰藉难”等现实问题,山东省费县通过机制创新、平台搭建与服务提质,全方位推进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,切实提升了农村老年人的获得感、幸福感与安全感。
科学谋篇布局,筑牢养老服务根基
费县坚持“民政为民、民政爱民”理念,从组织领导、机制建设到资金保障进行系统谋划,夯实养老服务发展基础。
在政策支撑方面,费县成立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领导小组,建立联席会议制度,形成县、乡、村三级制度保障体系,出台《费县加强和改进困难老年人关爱服务工作实施方案》等一系列文件。同时,建立健全资金使用监管机制,对养老补贴发放、机构运营补贴等实施动态跟踪,确保专款专用、精准拨付。
在设施网络建设上,费县创新构建县、乡、村三级联动服务体系:以县级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为“枢纽”,乡镇综合养老服务中心为“中转站”,村级养老服务设施为“触角”,建成日间照料中心、农村幸福院、孝善食堂等各类设施147处,实现资源整合与功能互补。此外,推动“养老+文旅”“养老+国资”深度融合,依托县文旅集团运营老年养护院等项目,提升养老服务公信力与内容丰富度。
资金保障方面,费县按时发放各类老年人补贴,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支持。2021年以来,县财政累计争取上级资金5700余万元,统筹拨付养老项目资金970多万元。通过引入慈善总会、爱心企业等社会力量参与孝善食堂管理,形成多元筹资机制,有效盘活闲置养老资源。
搭建多元平台,凝聚为老服务合力
费县通过资源整合、专业培育与社会动员,构建多层次服务平台,推动养老服务从“单一供给”向“多元协同”升级。
该县积极推进养老综合体建设,围绕“宜居、共享、便民、聚才、善治、睦邻、康养、有感”八大场景,打造“品质社区·幸福家园”。创新“孝善食堂+”模式,推动其与爱心洗衣房、如康家园等项目融合发展,为周边老年人及特殊困难群体提供日间照料、助餐、娱乐等一体化服务。
在专业服务平台上,费县大力推进博爱颐养院、锦华老年公寓等机构品牌化建设,支持心泉社会工作服务中心、初心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等社会组织承接居家养老服务项目,建设居家养老床位458张。其中,博爱颐养院已成功入选市级连锁化、品牌化养老机构,托管运营7家社区养老服务站。
智慧养老建设同样成效显著。费县创新“医养康养”深度融合模式,推行乡镇卫生院与敬老院“两院合一”,将长期护理保险试点与养老服务体系相结合,为失能老人提供专业医疗护理服务。通过为高龄、失能、独居老人免费配备一键呼叫器、智能手环等设备,构建“预防、治疗、康复、护理、养老”一体化服务链。县级智慧养老服务信息平台整合政府、机构、社区与服务商资源,实现线上预约、极速响应,使服务供需匹配更精准、政府监管更有力。
创新服务模式,推动养老提质增效
费县着力破解养老服务功能单一、人才短缺、内容同质化等问题,推动养老服务从“基础保障”向“品质提升”跨越。
在服务功能方面,联合卫健、医保等部门开展省级“五床联动”试点,建立协同机制,推进健康、养老等数据共享。目前,3家乡镇敬老院已与邻近卫生院签订合作协议,4家养老机构实现医养结合;费城街道老年公寓还设立了认知障碍照护专区,提供专业照护服务。
人才是养老服务的核心。费县构建“培训+竞赛+激励”培育体系,累计培训护理员1400余名,实现新入职人员培训全覆盖。通过举办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竞赛,以赛促学、以赛提能。落实大中专毕业生入职奖补及护理员职业技能等级奖补政策,累计发放奖补3.35万元,吸引专业人才加入,推动护理员队伍向年轻化、专业化发展。
在服务优化方面,扎实推进全国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项目试点,为1600多名老年人提供定制化服务。截至目前,已建成家庭养老床位45张,累计完成2700户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。
费县通过系统化推进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,不仅有效解决了农村老人的实际困难,更为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养老事业提供了可借鉴的实践样本。
本文标签:
本文出处:http://www.kangyangtong.net/news/hyzx/8603.html
本文标题:山东费县:构建农村养老服务体系
本站声明:本站发布的内容(图片、视频和文字)以原创、转载和分享为主,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,如果涉及侵权请联我们删除。